几天前的傍晚,我和一位老朋友坐在咖啡馆。
他是做文化艺术的——策展、音乐节、社会倡议样样精通。
他兴奋地对我说:“我们要用文化影响社会,让基督信仰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我笑了,也点头。
但我忍不住问他一句:
“如果我们只热衷文化,却忽略教育的根基,
我们真的能影响一个世代吗?”
他愣了一下,陷入沉思。
我看着窗外,那一刻,心里有一股深深的叹息。
因为我想到:今天我们都热爱‘文化更新’这个词,
但文化的火花若没有教育的柴薪,再美也只是瞬间的亮光。
一、文化危机,不在外面,在里面
我们以为文化危机来自外部压力,其实根源在里面——在教育的浅化。
当真理不再被教导,信念就开始稀释;当教育只追求实用,灵魂就逐渐空心。
文化不是节庆的热闹,而是信念的传承。
不是艺术、制度或节日的堆叠,
而是一群人共同的信念、价值与行为模式。
而信念从哪里来?——从教育。
教育,是文化的隐形根系。
没有教育的滋养,文化只剩表象的繁华。
二、圣经中的教育观
圣经的智慧从不靠“活动”传承信仰,
而是靠“教育”扎根灵魂。
“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总要昼夜思想,好使你谨守遵行。”(书1:8)
“你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坐在家里,行在路上,都要谈论。”(申6:7)
教育的核心,不是填满头脑的知识,
而是塑造人怎么看世界。
当一个人的世界观被真理重新校正,
他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制度、艺术,都会被更新。
这就是为什么——
教育是文化的灵魂生成器。
灵魂的走向,决定文化的方向。
那天谈完,我的朋友沉默很久。
他说:“也许我们一直在点燃情绪,却没点燃思想。”
我点头。
文化更新的起点,不是活动、不是创意,
而是回到教育的本质——
去塑造人的心、人的眼光、人的信念。
末了的话……
文化更新,不是激情的爆发,而是教育的深耕。当真理进入教育,文化就会被悄悄翻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