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在反邪教中可做的贡献》
邪教作为一股邪恶势力,通过假冒宗教或气功名义,制造末世恐慌,鼓吹个人崇拜,对邪教信徒进行精神控制、骗取钱财,并且破坏家庭和谐、扰乱社会秩序、威胁国家政权等。邪教利用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元化,不断实施犯罪,邪教犯罪呈现出犯罪区域国际化、犯罪手段现代化、犯罪群体复杂化、犯罪目的政治化的目的。基督教界对于邪教一直持坚决反对的态度,更有诸多异端邪说假借基督教信仰之名,进行组织结社,篡改教义,对个人、家庭、宗教、社会带来极坏的影响。这使得基督教界需要引导信徒以及社会民众正确认识基督教教义,提高分辨异端的能力,不让异端学说钻空子,让“反邪匡正”的意识深入人心。
一、邪教出现的原因
现代社会拜金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扰乱人心,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使人与人之间丧失了信任感、真诚感,陷入痛苦的境地。如果社会给人们带来的沉重压力没有得到及时解决,这一切都为邪教教主们创立的邪教组织提供了契机,这是邪教组织在中国存在的社会根源。
邪教之所以能滋生并持续蔓延,其背后存在多重复杂因素。然而,归结其根本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有少数个体不愿意遵循社会的正常秩序与法则,他们企图通过不正当手段制造并传播邪教,利用各类荒诞的理论和邪说进行欺诈和诱骗,以此谋求经济利益、获取个人崇拜,甚至危害社会的和谐稳定。第二,社会中存在一部分容易受邪教思想影响的人群,他们对现实处境不满,内心的渴望不被重视,因而容易被邪教中的“重生”、“治病”、“末世论”、“福祸论”等说法所迷惑,从而陷入邪教的漩涡。
所以在反邪教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这两个根本原因进行解决。一方面,严厉打击邪教的组织者,利用法律这个强制性的武器进行预防和惩治。从立法入手,形成刑事、民事相配套衔接的邪教治理法律法规体系,并且要严格按照法律对邪教犯罪进行打击。打击力度的加大,使邪教组织承担相当的法律后果,便能通过刑事制裁将邪教犯罪从根本上得到预防和惩治。
另一方面,需要对普通群众进行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合法宗教的宣传,邪教信徒不同于邪教的策划者,他们只是被人蒙骗,被邪教的谬论冲昏头脑,对气功、宗教知识、某些自然人文现象存在误解。所以对这些群众,我们要提前预防,进行反邪教宣传,并且争取陷在组织中的群众,群众是我们的重要力量,也是我们需要守护和关怀的。
二、基督教可做的贡献
基督教界要深刻认识邪教的危害,邪教不同于宗教,它反政府、反科学、反人类,是现代社会的毒瘤,它的邪恶本质对社会发展有极大的危害性。邪教的带领人无一不把自己抬高到被人尊崇的地位,并且利用群众的无知和科学的有限性进行洗脑蒙骗,最终达到只有信赖此人、此组织才能得救的目的。
(一)坚固基层信徒的信仰
令基督教界头疼的是,很多邪教、异端学说是假借基督教名义对群众进行哄骗。他们的违法犯罪活动以各种名义,变换落脚地点进行聚会,或者利用互联网,进行线上集会学习。传统教会都是高举耶稣基督,但异端邪说高举人或教会组织,比如新天地教会,新天地教会人员潜伏在各种基督教论坛、QQ群、微信群等线上社群,添加不同人然后开展话术。刚开始只是以基督教主内信徒的名义进行简单的问候交流,等关系更进一步时发一些线上试听课,最后会对信徒讲解《启示录》,并坚定地认为只有学习《启示录》才能够实现和新天地创始人——李万熙一样长生不死,如此荒谬、高举人的学说蒙骗了许多人。
再比如“肯尼亚宣教团”(又称“悔改与圣洁事工”),是肯尼亚人大卫·欧华于2003年创立的一个组织。大卫·欧华自称是上帝亲自教授的最高先知,拥有与上帝对话的能力和医治病人的能力,鼓吹他的话语是真理,通过重新接受该组织的洗礼,可以使疾病得到医治。这种刻意高举人、高举组织的异端学说,完全违背了基督教正统教义。
他们看似悄无声息地存在着,但他们的目标人物正是拥有基督教信仰的信徒,抓住基层信徒信仰不坚固、教义不清楚的漏洞进行传播,这个过程就是危害信徒生命和财产安全的过程。所以基督教界与异端学说的斗争一定要走基层信徒路线,这是最必要,也是最可行的一个方法。基层信徒在彼此联络上远比我们想象得更加亲密,他们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得到的新消息都会互相交流,而交流的过程中就是辨别正统与异端的区别。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充分发动基层信徒,保守基督教教内的基层信徒在正确的教义上站立得住,并且让基层信徒认清邪教的真面目,抵制邪教,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
(二)牧养有信仰需要的人群
不仅仅是基督徒有宗教信仰,很多人都有寻求信仰的需要。人的基本需求始于物质层面,所有的欲望均源于此。在深入理解人类需求后,我们可以发现,千百年来,人们的物质需求始终围绕着满足基本生活,如衣食住行。然而,随着生活环境的巨大变迁和生活方式的显著改变,人们的精神依旧可能产生新的困扰和痛苦。不同时代的人们所面临的痛苦亦不尽相同。但无论痛苦的形式如何变化,其根本原因均源于精神层面。信仰是人们寻求美善、快乐的力量源泉,在富裕的社会里,信仰作为一种力量约束、平衡个体的欲望,在贫穷的社会中,信仰则可能作为一种缓解痛苦的精神慰藉。
所以寻求信仰是正常且普遍的,群众有这个需要,但真正的宗教却没有做好牧养工作,让邪教有机可乘。在基督教的信仰里,牧养的功课十分重要。“失丧的,我必寻找,被逐的,我必领回,受伤的,我必缠裹,有病的,我必医治;只是肥的壮的,我必除灭,也要秉公牧养他们。”(结34:16)在时代变迁的背景下,教会的牧养方式必须保持灵活和适应性,不能固守传统、一成不变。
现今是互联网发达的时代,无论男女老少,使用互联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邪教组织正是通过互联网的便利性和高效性进行策划和宣传,才能一点点渗透。如果用基督教用正确的教义把握互联网环境,进行正确的宣传,那隐秘的邪教组织便无立身之地,所以做好基督教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平台是慕道友寻求正统教义的一种方式,也是熄灭邪教思想火苗的行动。
中国教会不能采取传统不变的一刀切的方式来牧养所有人,教会需保持敏锐的洞察力,要鉴于当前教会慕道友构成的多样性,对有不同背景和需求的慕道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实施有针对性的分群牧养策略,让慕道友有粮可吃,以此不让邪教组织趁虚而入。
国家在反邪教的工作上,持续开展着社会化反邪教犯罪教育活动以及建立健全的反邪教犯罪法律体制,这是为了保障合法宗教的合法权益,为合法宗教发展提供一个安全的社会环境。那基督教作为合法宗教,更需要与国家政府共同努力,在反邪教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做好宣讲正统教义、坚固基层信徒的工作,并且牧养好慕道人群,不给邪教留余地。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邪教问题会随着新时代的进程和社会文明的深化而得到有效地治理和解决。